首页 >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蠲疏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

2025-09-17 02:59:35

问题描述:

蠲疏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,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7 02:59:35

蠲疏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】“蠲疏”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,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,我们查阅了《汉语大词典》及相关资料,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。

一、总结说明

“蠲疏”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被解释为动词性词语,主要包含“免除、减轻”之意,常用于古代官府或法律语境中,表示对赋税、刑罚等的减免。该词结构上由“蠲”与“疏”组成,其中“蠲”意为“免除、去除”,“疏”则有“稀疏、疏远、疏略”之意,组合后形成特定语义。

在实际使用中,“蠲疏”多用于描述朝廷对百姓或罪犯的宽恕、减刑或免税政策,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。

二、《汉语大词典》释义汇总表

词语 出处 拼音 词性 释义 例句/用法
蠲疏 《汉语大词典》 juān shū 动词 免除、减轻(如赋税、刑罚) “朝廷欲蠲疏赋役,以安民心。”
蠲疏 古代文献 —— 动词 疏通、缓解(如政令、法规) “民情壅塞,宜蠲疏其弊。”
蠲疏 文言文 —— 动词 去除、废除(如法令、制度) “此法已弊,应蠲疏之。”

三、延伸说明

虽然“蠲疏”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,但在研究古代政治、法律、经济制度时,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治理方式的理解与实践,也体现了语言随时代演变的特点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汇或具体历史背景,可结合《汉语大词典》与其他古籍进行深入探讨。

结语:

“蠲疏”作为文言词汇,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有明确的释义,主要用于表达免除、减轻或疏通之意。虽不常见,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