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风专业术语】台风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,其形成、发展和影响涉及一系列专业术语。了解这些术语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台风的运行机制,还能在灾害防范中起到关键作用。以下是对台风相关专业术语的总结与归纳。
一、台风基本概念
术语名称 | 含义说明 |
台风 | 热带气旋的一种,中心风速达到12级(32.7 m/s)以上的强风暴系统。主要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。 |
热带气旋 | 在热带或副热带海域形成的低压系统,根据强度分为热带低压、热带风暴、强热带风暴、台风、强台风和超强台风。 |
低压中心 | 台风的中心区域,气压最低,风力最强,常伴随暴雨和狂风。 |
二、台风结构与特征
术语名称 | 含义说明 |
风眼 | 台风中心相对平静的区域,通常呈圆形,风力较弱,天气晴朗。 |
风圈 | 台风外围的强风区域,风速随距离中心的增加而逐渐减弱。 |
暴雨区 | 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区域,常引发洪水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。 |
云墙 | 围绕风眼的高耸积雨云,是台风最强烈的对流区域。 |
三、台风移动与路径
术语名称 | 含义说明 |
移动路径 | 台风在海洋上移动的轨迹,受副热带高压、季风等因素影响。 |
转向点 | 台风路径发生显著改变的位置,常见于西太平洋地区。 |
登陆 | 台风中心从海上进入陆地的过程,通常带来严重灾害。 |
消散 | 台风因能量耗尽或遇到不利环境条件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。 |
四、台风强度等级
术语名称 | 风速范围(m/s) | 风力等级 |
热带低压 | < 17.2 | 8级以下 |
热带风暴 | 17.2–24.4 | 8–9级 |
强热带风暴 | 24.5–32.6 | 10–11级 |
台风 | 32.7–41.0 | 12–13级 |
强台风 | 41.1–50.9 | 14–15级 |
超强台风 | > 51.0 | 16级以上 |
五、台风相关气象指标
术语名称 | 含义说明 |
中心气压 | 台风中心的气压值,数值越低表示台风越强。 |
风速 | 指台风近地面最大持续风速,是衡量台风强度的重要指标。 |
风暴潮 | 台风引起的海水异常上涨现象,可能造成沿海地区严重淹没。 |
台风眼墙 | 风眼周围的强风区域,是台风最强的风力带。 |
六、台风预警与应对
术语名称 | 含义说明 |
台风预警 | 气象部门发布的关于台风可能影响的警报信息,分为蓝色、黄色、橙色和红色四级。 |
应急响应 | 政府或相关部门为应对台风采取的预防和救援措施。 |
避风港 | 为船舶提供避风场所的港口或设施。 |
防台预案 | 针对台风制定的应急预案,包括人员疏散、物资储备等内容。 |
结语
台风作为一种自然现象,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但其变化多端,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。通过掌握上述台风专业术语,可以更科学地认识台风、应对台风,从而减少灾害损失。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,台风的监测与预报能力不断提升,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