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短歌行曹操】《短歌行》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。全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、对贤才的渴望以及对功业未竟的忧思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曹操的文学才华,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代枭雄的复杂心理。
一、
《短歌行》共分为四段,每段八句,采用四言体形式,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。诗歌通过借酒抒怀、感叹人生、求贤若渴等主题,展现了曹操在乱世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。
1. 开篇抒情:以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起兴,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。
2. 感叹人生:用“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”比喻人生如朝露般短暂,引发读者共鸣。
3. 求贤若渴:通过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表达对人才的思念与渴望。
4. 结尾抒志:以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作结,表明自己愿广纳贤才,成就大业的决心。
二、诗歌结构与内容对照表
段落 | 原文节选 | 内容概括 | 表达情感 |
第一段 | 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 | 开篇点题,感叹人生短暂 | 感伤、感慨 |
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 | 用朝露比喻人生短暂 | 悲凉、无奈 | |
第二段 | 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 | 表达内心忧愁难以排解 | 忧郁、沉重 |
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 | 借酒消愁,反映现实困境 | 苦闷、迷茫 | |
第三段 | 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 | 引用《诗经》,表达对贤才的思念 | 渴望、期盼 |
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 | 因为贤才而久久不能释怀 | 眷恋、执着 | |
第四段 | 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 | 用自然景象营造和谐氛围 | 安宁、期待 |
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 | 表达对贤才到来的喜悦 | 欢快、欣慰 | |
第五段 | 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 | 以明月象征贤才,表达求贤之急 | 急切、焦灼 |
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 | 内心忧虑无法平息 | 忧思、不安 | |
第六段 | 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 | 描写贤才来访的情景 | 欢喜、感动 |
契阔谈䜩,心念旧恩。 | 表达对旧友的怀念 | 怀念、温情 | |
第七段 | 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 | 描绘夜空景象,引出思考 | 沉静、哲思 |
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 | 反问贤才何处可依,表达担忧 | 担忧、彷徨 | |
第八段 | 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 | 用自然比喻胸怀宽广 | 宽容、坚定 |
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 | 借周公典故,表明求贤决心 | 坚定、远大 |
三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凝练:全诗用词简练,节奏感强,具有强烈的音乐性。
2. 情感真挚:曹操以真实情感入诗,既有豪情也有柔情。
3. 意象丰富:诗中运用“朝露”“明月”“乌鹊”等意象,增强了画面感和感染力。
4. 思想深刻: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,更体现了对国家、人才的深切关怀。
四、总结
《短歌行》是曹操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,既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,也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大抱负。全诗情感真挚、意境深远,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