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降龙十八掌各个招式的名字】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,降龙十八掌是丐帮的镇帮绝学,以其刚猛霸道、气势如虹而闻名。这套掌法不仅威力惊人,其招式名称也极具古意与文化底蕴。本文将对降龙十八掌的十八个招式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名称与基本含义。
一、降龙十八掌招式概述
降龙十八掌由北宋时期的“逍遥子”所创,后经洪七公等人传承与发展,成为武林中极为著名的掌法之一。每一招均有其独特的名称和象征意义,体现了道家哲学与武学思想的结合。
该掌法讲究刚柔并济,讲究“力贯长虹”,招式之间衔接流畅,攻守兼备。虽然招式繁多,但每招都有其独立的战术意义,适合不同战斗场景。
二、降龙十八掌招式名称表
序号 | 招式名称 | 基本含义或象征 |
1 | 亢龙有悔 | 表示盛极而衰,提醒人不可得意忘形 |
2 | 飞龙在天 | 象征高飞远翔,寓意势不可挡 |
3 | 见龙在田 | 比喻初露锋芒,蓄势待发 |
4 | 龙战于野 | 表示激烈争斗,胜负未分 |
5 | 时乘六龙 | 取自《易经》,象征顺应天时 |
6 | 双龙取水 | 暗含双掌齐出,势如江河奔涌 |
7 | 龙跃于渊 | 比喻蓄势待发,一击必杀 |
8 | 龙战于野 | 再次出现,强调战斗激烈 |
9 | 云横秦岭 | 表达山川险阻,不畏艰难 |
10 | 用九无吉 | 出自《易经》,表示不拘一格 |
11 | 龙战于野 | 再次出现,强调战斗持续 |
12 | 神龙摆尾 | 指灵活应变,后发制人 |
13 | 龙腾四海 | 象征力量遍布四方,威震江湖 |
14 | 龙游浅水 | 表示暂时受挫,但志向不改 |
15 | 龙吟九霄 | 意指声震天地,气势磅礴 |
16 | 龙行天下 | 表示胸怀广阔,志在四方 |
17 | 龙战于野 | 第三次出现,强化战斗主题 |
18 | 亢龙有悔 | 最终回归,提醒戒骄戒躁 |
三、总结
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大多源自《易经》与传统文化,既有哲学意味,又富有武学精神。这些名字不仅为掌法增添了文化深度,也让习武者在修炼过程中不断领悟其中的道理。尽管部分招式名称重复(如“龙战于野”出现三次),但这可能是为了增强气势与节奏感,体现出降龙十八掌的连贯性与整体性。
无论是从实战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,降龙十八掌都堪称中华武术中的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