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综合 > 严选问答 >

汗流浃背的典故

2025-10-05 04:01:39

问题描述:

汗流浃背的典故,在线等,求大佬翻我牌子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5 04:01:39

汗流浃背的典故】“汗流浃背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形容人在极度紧张、劳累或炎热的情况下,汗水从额头、背部等部位不断流出,湿透衣衫。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理反应,也常用来比喻做事认真、辛苦或压力大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“汗流浃背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君之患,莫大于不闻其过;人臣之罪,莫重于欺上。今陛下虽有圣德,而不能纳谏,是以天下之人,咸怀忧惧,汗流浃背。”这里用“汗流浃背”来形容百姓因畏惧而感到紧张不安的情绪。

不过,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朗传》中的一则故事:

曹操率军出征时,行军途中天气酷热,士兵们疲惫不堪,士气低落。曹操为了激励士气,便对士兵说:“前面有大片梅林,酸甜可口,可以解渴。”士兵们一听,口中生津,精神一振。但实际并无梅林,只是曹操用言语鼓舞士气。后来,有人问起此事,曹操笑道:“我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”这则故事虽然并非直接提到“汗流浃背”,但反映了在极端环境下人们的精神和身体状态,与“汗流浃背”的含义相契合。

二、成语释义

词语 拼音 释义 用法
汗流浃背 hàn liú jiā bèi 汗水湿透了背脊,形容非常出汗 多用于描写人因劳累、紧张、炎热等导致大量出汗的状态

三、常见使用场景

场景 示例句子
劳累工作 他在烈日下搬运货物,早已汗流浃背。
紧张时刻 考试前他反复复习,紧张得汗流浃背。
炎热天气 夏天出门办事,回来时已是汗流浃背。

四、延伸理解

“汗流浃背”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出汗的成语,它还隐含着一种精神状态——无论是出于责任、压力还是挑战,都可能让人付出极大的努力,甚至达到身心俱疲的程度。因此,在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,这一成语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敬业、坚韧或无奈的情绪。

五、总结

“汗流浃背”源于古代文献,最初用于描述人在紧张或痛苦中的状态,后逐渐演变为一个常见的成语,广泛用于描写人在劳动、压力或炎热环境下的身体反应。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和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,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。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汗流浃背
出处 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等
释义 汗水湿透背脊,形容极度出汗
使用场景 劳累、紧张、炎热等
延伸意义 表达努力、压力或困境中的状态
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,欢迎继续提问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