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3国家级贫困县主要有哪些】在国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,我国已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贫困县全部摘帽。但为了巩固脱贫成果、防止返贫,部分地区仍被列为“重点帮扶县”或“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”。以下是对2023年部分国家级贫困县(或重点帮扶县)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概述
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最新信息,截至2023年,全国已没有正式的“国家级贫困县”这一分类。原贫困县均已摘帽,但部分县因发展基础薄弱、经济结构单一等原因,仍被纳入“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”名单,作为后续支持的重点对象。
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发展、教育医疗等方面仍需持续扶持,以确保脱贫成果不反弹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2023年重点帮扶县分布情况
以下为2023年部分重点帮扶县的汇总,涵盖多个省份,涉及西部、中部及东部的部分欠发达地区:
序号 | 省份 | 县名 | 主要特点 |
1 | 四川 | 马边彝族自治县 | 少数民族聚居,农业为主,交通不便 |
2 | 贵州 | 黔西市 | 原贫困县,产业基础较弱 |
3 | 云南 | 永德县 | 边境山区,经济发展滞后 |
4 | 甘肃 | 渭源县 | 农业大县,生态脆弱 |
5 | 宁夏 | 泾源县 | 山区县,扶贫任务重 |
6 | 河南 | 叶县 | 农业大县,人口多 |
7 | 湖北 | 巴东县 | 山区县,资源开发不足 |
8 | 湖南 | 桑植县 | 原革命老区,经济基础差 |
9 | 广西 | 凌云县 | 老少边穷地区,扶贫力度大 |
10 | 陕西 | 志丹县 | 原贫困县,能源型经济 |
三、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
对于上述重点帮扶县,国家通过以下方式提供支持:
- 财政资金倾斜:增加转移支付,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。
- 产业扶持: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如特色种植、养殖、乡村旅游等。
- 教育与医疗保障:加强基层教育和卫生体系建设,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。
- 就业帮扶:开展技能培训,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。
- 生态保护与扶贫结合:在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,带动当地居民增收。
四、结语
虽然“国家级贫困县”的标签已经退出历史舞台,但乡村振兴战略仍在持续推进中。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将继续关注重点帮扶县的发展,确保脱贫成果稳固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地区名单或具体政策,建议参考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或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