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八百里分麾下炙的意思八百里分麾下炙全文】“八百里分麾下炙”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。这句词气势磅礴,展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、共赴沙场的情景。下面将从字面意思、整体含义、创作背景及全文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“八百里分麾下炙”中的“八百里”指的是广阔的战场或疆域,“分麾下炙”则是指将领将烤肉分给部下,象征着与士兵同甘共苦、同仇敌忾的精神。整句词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军旅生活的怀念,以及对收复失地、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。
全词通过描绘战场场景和英雄气概,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、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南宋·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 |
原文 | 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 |
字面意思 | “八百里”指广阔的战场或疆域;“分麾下炙”意为将领将烤肉分给部下,象征共饮共食、同仇敌忾。 |
整体含义 | 表现将士们英勇作战、团结一致的精神,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。 |
情感基调 | 壮烈中带有悲凉,既有豪情也有无奈。 |
艺术特色 | 意象雄浑,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感染力。 |
三、创作背景简述
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,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,但因主战派受压制,始终未能实现抱负。此词写于他晚年,借回忆昔日军旅生活,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自身壮志未酬的哀叹。
四、结语
“八百里分麾下炙”不仅是对战场生活的生动描绘,更是辛弃疾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。它体现了古代将士的忠诚与勇敢,也反映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