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垂涎三尺是什么意思】“垂涎三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非常贪心、极其渴望得到某样东西,甚至到了口水都快流到三尺远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对利益或欲望过于执着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垂涎三尺 |
拼音 | chuí xián sān chǐ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贪欲之深,垂涎三尺。” |
释义 | 形容非常贪心,极度渴望得到某物,甚至到了口水都快流出来的地步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人贪婪、贪心 |
近义词 | 贪得无厌、垂涎欲滴、贪心不足 |
反义词 | 安分守己、知足常乐、淡泊名利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他人贪心 | 他看到别人发财,垂涎三尺,整天想着怎么占便宜。 |
自我调侃 | 我看到那块蛋糕,垂涎三尺,忍不住多看了几眼。 |
讽刺行为 | 他为了升职,不惜出卖朋友,真是垂涎三尺。 |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
“垂涎三尺”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夸张表达,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“贪”的批判态度。在传统价值观中,过度的欲望被视为道德败坏的表现,因此“垂涎三尺”常被用来劝诫人们要克制私欲,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节制。
四、总结
“垂涎三尺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讽刺意味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极度贪心、渴望得到某种东西。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见,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口语表达中。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态度,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警惕过度的欲望,保持理智与节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