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身份证称为什么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听到“身份证”这个词,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它到底“称为什么”。其实,“身份证”是公民身份的法定证明文件,全称为“居民身份证”,是中国公民用于证明自己身份的重要法律凭证。
一、总结
“身份证”全称为“居民身份证”,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、规范社会管理而设立的一种重要证件。它具有法律效力,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,如办理银行业务、乘坐交通工具、登记入住等。
二、表格:身份证相关知识一览
项目 | 内容 |
正式名称 | 居民身份证 |
发证机关 | 各级公安机关 |
用途 | 证明公民身份、进行社会活动、办理各类事务等 |
有效期限 | 16岁以下:5年;16-25岁:10年;26-45岁:20年;46岁以上:长期有效 |
材料要求 | 本人户口簿、照片、申请表等 |
法律效力 | 具有法律效力,可作为身份识别依据 |
挂失与补办 | 需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,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|
三、常见疑问解答
Q:身份证和户口本有什么区别?
A:身份证是个人身份的法定证明,而户口本是记录家庭成员信息的官方文件,两者功能不同,但都用于证明身份。
Q:身份证过期了怎么办?
A:需到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换领新证,通常需要携带原身份证、户口簿、照片等材料。
Q:身份证可以借给别人使用吗?
A:不可以。借用他人身份证属于违法行为,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四、结语
“身份证”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卡片,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了解它的正式名称和使用规则,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,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