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司空见惯的意思】“司空见惯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某些现象或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,以至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,不再感到惊讶。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“常见”的意思,还带有一定的“平淡无奇”或“不值得大惊小怪”的语气。
一、成语解析
- 出处: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《赠李司空诗》:“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江南送客愁。”
原意是说李司空对这种景象早已习以为常,而诗人却因此感到忧愁。后来引申为对某种现象已见得太多,不再觉得新奇。
- 结构:由“司空”和“见惯”组成。“司空”本为古代官职名,后成为人名代称;“见惯”即“见过很多次”。
- 含义:形容某事经常发生,已经变得很普通,让人不再感到意外。
二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 说明 |
近义词 | 司空见惯 | 同义表达 |
屡见不鲜 | 经常看到,不新鲜 | |
见怪不怪 | 看到奇怪的事也不觉得奇怪 | |
反义词 | 鲜为人知 | 很少有人知道 |
出乎意料 | 意想不到的事情 | |
神秘莫测 | 看不懂、难以理解 |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日常生活 | 这种情况在城市里司空见惯,大家早就习惯了。 |
工作环境 | 他每天加班到深夜,这在公司里已是司空见惯的事。 |
社会现象 | 考试作弊的现象在一些学校里已成司空见惯。 |
新闻报道 | 暴力事件频发,让公众感到司空见惯。 |
四、总结
“司空见惯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在现实中频繁出现、令人习以为常的现象。它不仅强调了“常见”,还带有一种对事物淡然处之的态度。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此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表达更加地道、自然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司空见惯 |
出处 | 唐·刘禹锡《赠李司空诗》 |
含义 | 形容常见而不觉新奇 |
近义词 | 屡见不鲜、见怪不怪 |
反义词 | 鲜为人知、出乎意料 |
使用场景 | 日常生活、工作、社会现象等 |
通过了解“司空见惯”的来源、用法和相关词汇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内涵,并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