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意思】“子不学,断机杼”这句话出自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,原意是讲孟母为了教育儿子孟轲(即孟子)而剪断织布的机杼,以此来警示他学习不能半途而废。这句话常被用来比喻教育子女要严格、有方法,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。
一、原文出处与背景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|
人物 | 孟母(孟子的母亲) |
故事背景 | 孟子小时候贪玩,孟母为劝其专心学习,故意剪断织布机上的线 |
二、字面解释
- 子不学:孩子不学习。
- 断机杼:剪断织布的机杼(即织布的工具)。
“机”指织布机,“杼”是织布时推动纬线的梭子。
整句的意思是:如果孩子不努力学习,就等于把织布的线剪断,前功尽弃。
三、深层含义
概念 | 解释 |
教育意义 | 强调学习需要坚持,不可中途放弃 |
父母责任 | 父母应以身作则,用适当方式引导孩子 |
成功前提 | 学习如同织布,需持续不断,方能成功 |
四、延伸理解
“子不学,断机杼”不仅是对孩子的劝诫,也反映了古代家庭教育中“严师出高徒”的理念。孟母通过这种方式让孟子明白,学习就像织布一样,一旦中断,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。
此外,这句话也常被引用在现代教育中,提醒家长和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与毅力。
五、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含义 | 孩子不学习,就如同剪断织布的线,前功尽弃 |
背景 | 出自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,讲述孟母教子的故事 |
教育启示 | 学习贵在坚持,父母应以正确方式引导 |
现代意义 | 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,持之以恒 |
结语:
“子不学,断机杼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智慧。它告诉我们,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唯有坚持不懈,才能有所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