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】在新时代背景下,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方向与成效。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,不仅是对干部个人能力的要求,更是对党性原则和群众立场的深刻体现。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人民至上、实事求是、注重长远发展,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。
以下是对“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”这一主题的总结与分析:
一、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性
项目 | 内容 |
1. 坚持人民立场 | 政绩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为衡量标准,不能只看数字、不看实效。 |
2. 避免形式主义 | 要杜绝“形象工程”“面子工程”,真正解决实际问题,提升治理效能。 |
3. 强调系统思维 | 政绩应注重整体协调、可持续发展,避免短期行为和局部利益优先。 |
4. 提升责任意识 | 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,不回避矛盾,不推卸责任,做到权责一致。 |
二、如何践行正确政绩观
项目 | 内容 |
1. 坚持实事求是 |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,也是政绩观的基础。要从实际出发,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。 |
2. 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 | 不仅要看最终成果,更要关注工作过程中的方法、机制和群众参与度。 |
3.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| 完善考核机制,引入第三方评估、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多元评价方式。 |
4. 加强监督与问责 | 对虚报浮夸、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,形成有效约束机制。 |
三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
问题类型 | 具体表现 |
1. 追求表面政绩 | 重数量轻质量,追求短期效果,忽视长期影响。 |
2. 忽视群众需求 | 工作脱离实际,缺乏调研,不了解基层真实情况。 |
3. 缺乏系统思维 | 政绩评价单一,缺乏综合考量,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或结构失衡。 |
4. 责任意识淡薄 | 部分干部存在“不作为”“慢作为”现象,缺乏主动担当精神。 |
四、改进路径与建议
方面 | 具体措施 |
1. 加强教育培训 | 通过党校、培训班等形式,强化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政绩观教育。 |
2. 完善制度建设 | 推动建立更加科学、公正、透明的考核与激励机制。 |
3. 深化群众参与 | 鼓励群众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,增强政绩的公开性和公信力。 |
4. 强化舆论监督 | 利用媒体平台曝光典型问题,形成社会监督合力。 |
五、结语
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。只有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,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,坚定理想信念,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