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急性乳腺炎怎么回事】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,通常发生在产后3-4周内,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常见。它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,常表现为乳房红肿、疼痛、发热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影响哺乳和身体健康。了解其病因、症状、诊断与治疗方式,有助于及时应对和预防。
一、急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
原因 | 说明 |
乳汁淤积 | 乳汁未能及时排出,导致乳腺导管堵塞,容易滋生细菌 |
细菌感染 | 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,通过乳头破损进入乳腺 |
乳头损伤 | 哺乳姿势不当或乳头皲裂,为细菌入侵提供途径 |
免疫力下降 | 产后身体虚弱,抵抗力降低,易受感染 |
二、急性乳腺炎的典型症状
症状 | 描述 |
乳房红肿热痛 | 患处皮肤发红、触痛明显,伴有局部温度升高 |
发热 | 多数患者会出现低热或高热,体温可达38℃以上 |
乳房硬块 | 可触及硬结,按压时疼痛加剧 |
乳汁异常 | 乳汁可能变稠或有脓性分泌物 |
全身不适 | 如乏力、头痛、食欲减退等 |
三、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方法
方法 | 说明 |
临床检查 | 医生通过触诊、观察乳房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|
血常规检查 | 检查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,判断是否有感染 |
超声检查 | 排除乳腺脓肿或其他结构异常 |
乳腺穿刺 | 若怀疑脓肿,可进行穿刺抽液化验 |
四、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
治疗方式 | 说明 |
抗生素治疗 |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,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 |
局部护理 | 热敷、按摩促进乳汁排出,减轻炎症 |
停止哺乳(必要时) | 若病情严重或有脓肿,需暂停哺乳并引流 |
止痛药物 | 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|
手术治疗 | 对于形成脓肿者,需切开排脓 |
五、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措施
预防方法 | 说明 |
正确哺乳姿势 | 保证婴儿正确含乳,避免乳头损伤 |
定时排空乳汁 | 避免乳汁淤积,保持乳腺通畅 |
注意乳头清洁 |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,防止细菌感染 |
保持良好作息 | 增强免疫力,减少患病风险 |
及时处理乳腺问题 | 如出现硬块或轻微疼痛,应尽早干预 |
总结
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哺乳期乳腺感染,多因乳汁淤积和细菌感染引起。及时识别症状、合理治疗和科学预防是关键。对于哺乳期妈妈来说,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和卫生条件,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。若出现持续发热、乳房剧烈疼痛或脓性分泌物,应及时就医,避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