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赴汤蹈火的意思】“赴汤蹈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为了某种目标或信念,甘愿冒着极大的危险去行动,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,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力量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赴 | 奔向、前往 |
汤 | 热水,比喻危险 |
蹈 | 踩、踏 |
火 | 火焰,也比喻危险 |
整体意思:奔向滚烫的热水,踩着烈火前行,形容不畏艰险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
二、成语来源
“赴汤蹈火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赴汤蹈火,死而不悔。”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革命者的英勇行为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说明 |
革命斗争 | 形容革命者不怕牺牲、勇往直前 |
工作岗位 | 表示员工愿意承担高风险任务 |
日常生活 | 表达对某事的坚定决心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义无反顾、奋不顾身、舍生取义 |
反义词 | 畏首畏尾、胆小怕事、退避三舍 |
五、例句展示
1. 他为了救落水的孩子,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河中,真是赴汤蹈火。
2.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无数战士奔赴前线,赴汤蹈火,只为国家的和平。
六、总结
“赴汤蹈火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担当,常用于赞美那些敢于挑战极限、勇于奉献的人。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赴汤蹈火”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。